今年31歲的冀國飛來自遼寧葫蘆島,2011年從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采礦工程專業畢業后來到王村煤業公司工作。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從事技術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的采掘設計中,同事都稱他是“設計達人”。他參與設計的選煤樓運煤系統改造、綜采工作面關門柱自移裝置研究與應用項目分別獲得同煤集團技術革新二、三等獎。
作為技術科的負責人,冀國飛十分注重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總是利用業余時間翻看各類技術書籍,學習礦井方面的知識,有空閑時間就跑到圖書館,搜集煤礦安全生產和設計類資料,整理的相關讀書筆記就有20多本共30多萬字。在工作中,冀國飛積極參與生產、部署規劃,完成了工作面及各種硐室的優化設計工作。在工作面的回采、準備、停采設計和巷道布置上,他采取了靈活的巷道形式和聯通方式,減少了巷道掘進量,確保了從巷道掘進、生產準備、工作面回采及停采撤退全過程的系統穩定。他優化了支護設計,完善了各類條件下的巷道支護設計和巷道規格設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一直是該公司安全工作的重點,冀國飛反復進行實地考察和驗證圖紙參數,取消了原“L”型風障和抽排風機聯合治理方案,改為利用頂回風巷降低采空區瓦斯涌出,有效規避了因風障或風機故障引發事故的風險。頂回風巷方案實施以來,效果顯著,成為各兄弟礦井瓦斯治理借鑒的典型。
“勞動者就是最美麗的人。”這是冀國飛經常掛在嘴邊的話。他十年如一日,以礦為家,刻苦鉆研技術,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為企業創新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通訊員 業巧云 責編 劉占敏 張碩)
|